海南造作高成色高水平吐艳标杆
发布时间:2018-04-17 文章来源:365体育在线_全亚欧最好的是365体育在线
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随后,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从海南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给出了细化安排。
未来,海南将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对我国而言,自贸试验区并不是新事物,从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目前国内已有11个自贸试验区。
所谓自由贸易港,通常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与自由贸易区相比,自由贸易港划定的区域更广泛、自由度更高。
专家指出,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定位有所不同。前者是“试验田”,在特定地区探索试验可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的经验;后者则是全面开放的新高地,作为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需要在市场准入、金融制度、财政税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政策安排。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命题,自由贸易港近段时间以来一直为海内外所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此次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全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步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此次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格外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全岛全域”。全岛全域意味着海南若建成自贸试验区或自由贸易港,范围将覆盖全岛,约3.5万平方公里,远超1104平方公里的香港和719平方公里的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公里的迪拜,更远超国内11个自贸试验区的面积总和,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海南经济发展迅速,GDP实际增长了20倍以上,2017年,城镇化率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已经超过了5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650亿元,发展成绩显著。
虽然发展迅速,但海南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甚至还出现了扩大。1988年,海南省人均GDP相当于福建省的90%和浙江省的66%,但到了2017年,这一比值却分别降至58%和53%。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是制造业,但海南不具备人口密集型的制造业优势,因此拉大了与东部省份的距离。
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背景下,海南必须要有新的政策驱动,自贸试验区乃至自贸港的落地,无疑是新的发展思路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从地理上看,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拥有1823公里海岸线;海南处于经马六甲海峡到日本的航线之上,是这条国际航线的中转和枢纽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南也是国内离东南亚最近的沿海省份。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还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点,而且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都可以成为海南的腹地。
改革先行的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之一,30年前建省就被赋予了“全国最优惠的开放政策和改革试验权”,在许多重大改革中担当“试验田”和“排头兵”。在改革方面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比如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按照全省整体“一盘棋”思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倡“一张蓝图干到底”。
从这次出台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中央这次已经对海南服务业开放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不仅支持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还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事实上,在海南诸多定位之中,国际旅游岛一直是海南最核心的发展目标。